
清明前后,艾草清香鮮嫩,正是采摘的最好時節。作為常見的野草來說,艾草的作用廣泛,其名字的由來可以追溯到《詩經》時代,相傳武王身邊有一位名醫叫蕭艾,自己和軍中眾將士苦于瀉痢多日,有一天,他在出診時不小心被驅蚊的野草火堆絆了一跤,被火燒傷,沒過多久,就發現自己的病好了,于是將自己的治療經驗推廣至全軍,凡是被這種野草燒灼過的將士病情都好轉了,于是周武王大悅,宣告全軍“野草本無名,從今以蕭艾、艾蒿之名名之”。
1 艾草別名:艾、艾蒿、家艾
入藥部位: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。功效:溫經止血,散寒止痛;外用祛濕止癢。
性味歸經:味辛、苦,溫;有小毒。歸肝、脾、腎經。
采集加工:艾葉夏季采收,在茂盛未開花前割取地上帶有葉片的莖枝,除去雜質和枯葉,攤在太陽下曬至五六成千,扎成小把,再攤放在太陽下曬至足干,扎成捆,或用打絞機壓成長方形大捆,用草繩加牢,置于干燥處存放。防潮、防霉。
性狀:本品多皺縮、破碎,有短柄。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狀橢圓形,羽狀深裂,裂片橢圓狀披針形,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;上表面灰綠色或深黃綠色,有稀疏的柔毛和腺點;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。質柔軟。氣清香,味苦。
2 艾草的妙用
古往今來,艾草就和人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常言道“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來”。在我國很多地方,每當端午節的時候,都會有懸掛艾草或燃燒艾草的習俗,可以防蚊、驅瘴。

針灸,作為一種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,其中艾灸占了很大比重,我們用的艾灸條,其原材料就是艾葉曬干搗碎而得的艾絨?!夺t學入門》講“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,必須灸之”。艾葉具有理氣血、逐寒濕、溫經、止血、安胎之功用。灸法主要是將艾葉燃燒,取其溫熱刺激,結合艾草的藥力,共同發揮作用?!饵S帝內經》“針所不為,灸之所宜”。唐代王燾也指出:“是以御風邪以湯藥、針灸、蒸熨,隨用一法皆能愈疾,至于火艾,特有奇能”??梢姲牡纳衿孀饔?。

艾草還可以泡腳,主要功效是溫陽。泡水以后,會增強熱水的功效,常說寒從腳下起,常用艾葉泡腳可以起到溫經散寒,也可安神安眠。

艾草香味可驅蚊有些有特殊氣味的植物或者中草藥,是天然的驅蚊材料。艾草就是其中一種,它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,有驅蚊的功效。炎熱夏天的晚上將艾草香或艾條點燃,散發出來的煙霧可以將蚊子熏跑。

艾草做的香囊我們可以可以把白芷、丁香、佩蘭、艾葉、霍香、薄荷等藥材放在一起打成粉末,做成香袋,掛于屋內,半月左右更換一次,能有效驅蚊,還可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。古時候,人們還是對艾草在防治疾病的作用給予肯定了的。孟子曾說: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”。意思是說七年之病很頑固的,然而三年以上的陳艾卻有可能治愈它。

關于艾草,《詩經》最膾炙人口的詩句里“彼采艾兮 ,一日不見,如三歲兮”,艾竟然還充當了一回相思草。在一些書籍上還記載著“懸艾人、戴艾虎、飲艾酒、食艾糕” 等等。
在我國南方春天常用艾草制作清團的傳統,寓意團圓之意。清代的美食評論家袁枚在《隨園食單》中這么描述青團的:“搗青草為汁,和粉作粉團,色如碧玉。”碧綠碧綠的顏色,胖乎乎的身材,俗稱艾草團子。